青海乐都近五千亩种苗无处可销
发布者:张卫平 焦万能 发布日期:2004-04-27 点击次数:813761
乐都县是青海省有着近三十年育苗历史的一个县,为全省绿化供苗率达30%。然而今年,乐都县的苗农遇到他们育苗史上最沉重的一次打击:高投入的种苗严重滞销,眼看植树的季节已过,种苗一天一天变成干枝,树苗积压的现状却没有丝毫改变。无奈的苗农如今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等种苗完全干枯后当柴火烧。
苗农的种苗全“烂”在了手里
乐都县碾伯镇城中邓家庄村村民巴慧珍租种别人土地4亩,去年乐都县的种苗销售情况不错,每亩产苗15万株-20万株,每株市场价最高时达0.08元,最低时也在0.04元-0.05元。如此计算,一亩地的毛收入在8000元-12000元之间。看准了行情,他在租来的这4亩地里全部种上了黑刺。每亩地投入种子30千克,如果不计算劳力,每亩地的投入达到1500元-2000元。谁知今年种苗出地后,没有一个人来收购。也就是说,这近六千元的投入血本无归。无奈之下,他把这些种苗集中起来埋进土中,可这些树苗还是一天一天在干枯。
在乐都县,培育种苗最多的农户主要集中在川水地区的高庙镇。记者驱车赶往这里采访,在新盛村,种苗种植户将全村的种苗集中存放在一块空地中,立起了一块“种苗基地”的牌子,但这里冷冷清清,根本没有人光顾。
一位村民说,他自己曾经到全省各地去推销种苗,但连一株也没卖出去。原因他也了解到了,近几年我省退耕还林的面积逐渐减少,导致种苗市场萎缩。记者了解到,仅新盛村,种苗种植面积达八百五十多亩,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0%还多,品种有沙棘、沙枣、山杏、云杉、圆柏、辽河杨等三十多种。以前,这些苗木每年可以给村里带来两百多万元的收益,但是今年,这些种苗全部“烂”在了农民手里。村民们说,只有等完全干枯以后当柴烧了。以前育苗也烧过两年,但从来没有今年这样规模大。
可谁能烧得起这样的“高价柴”呢?一捆苗木是200株,村民们算了一笔账:做一顿简单的晚饭,至少要七八捆,每捆按6元计算,一顿饭仅燃料费就要近五十元!这比一家人“下一顿馆子”要多得多。
种苗为什么会滞销?
乐都县林业局局长马元忠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现得十分无奈。据他介绍,全县6个乡镇都有育苗户。今年,全县种苗种植面积近五千亩,而乐都县境内退耕还林、荒山绿化以及补种最多也只能消耗100亩种苗,产出与市场需求量的巨大差距是农户种苗积压的直接原因。马元忠说,往年,乐都县为全省供苗量可达30%,还有一大部分远销临夏、甘肃、新疆等地,但是今年国家退耕还林的面积大量减少,去年仅海东地区就有29万亩的指标,而今年全省才只有20万亩,外省指标也大幅减少,种苗根本销不出去。种苗滞销目前已经成为乐都县委、县政府一件最头疼的事。县委、县政府也想了不少办法,但基本上没有效果。种苗滞销给当地苗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按成本计算,直接经济损失就达一千多万元,这一年相当于没有产出,间接损失可能还会翻倍。这绝不只是一个概念化的数字,它实际已经直接影响到大批苗农的生活。
如今,树苗成活的最佳时期即将过去,但乐都县的种苗销售没有丝毫进展。这个惨痛的事实究竟会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和教训呢?在农村普遍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中,了解国家政策,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脉搏才是始终不变的指挥棒,盲目性带来的损失,又有谁会替苗农埋单?
--来源:【西海都市报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