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上海建在森林里
发布者:佚名 发布日期:2004-03-16 点击次数:718695
上海现有的450万亩耕地中,将拿出1/3用于造林。片片城市森林带给上海的,将不仅仅是绿色。从黄浦江两岸开发,到城市森林工程的启动,由环境建设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崭新思路正在逐步显
现刚刚过完年,居住在南汇新场的一些农民,便开始忙着搬家了。让搬迁者感到意外的是,在腾出来的1100多亩土地上,不是开发房地产,而是搞苗木培育。再过一段时间,一个国家级的“上海树木种苗示范基地”就要在此挂牌成立。
这个基地的建立,就像是一部交响乐奏响了序曲。因为基地培育的种苗,将支撑起上海一项雄心勃勃的城市造林规划。从现在起,上海将引进“城市森林”概念,在郊区大规模造林,到2020年将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%以上。这是继黄浦江两岸开发后,上海启动的又一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而且将产生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效应,其意义并不局限于环境层面。
10万“林农”将现上海
都市农业有新轮廓
眼下,家门口的绿地,正在成为许多上海市民休闲的好去处。在过去的一年中,上海在市中心建成了近8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。在这座城市的居民看来,这样的建绿速度有点近乎变“魔术”。
不过,对上海的决策层来说,这还只是刚起步。因为城区绿地只是城市的“眼睛”,要从根本上改善上海的环境,必须建设城市“绿肺”。大面积建设森林,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。
其实,造林的想法专家们早已有之,但一直以来只是奢望。而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那道“鸿沟”的,还是一项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。去年,国务院决定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,其中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取消销区的粮食定购任务。对于上海这样的粮食主销区来说,这意味着每年21亿公斤的定购粮任务将成为往事。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“松绑”,土地“种什么”的权利开始回归。同时,也意味着上海农业将面临一次抉择。
现在上海出台的造林规划,就是“松绑”后的主动选择———根据规划,上海现有的450万亩耕地将“一分为三”:1/3造森林、1/3继续种粮、1/3种经济作物。巨大的转变显而易见,即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农业,将逐步占据上海农业“领衔主演”的地位,一个全新的都市农业轮廓已经显现。
在一些专家的眼中,这种结构上的变化,可看做是解决上海“三农问题”的一大契机。据估算,仅“十五”期间造林100万亩,就将转移近20万农村劳动力。其中,有近一半人的身份将由农民转为林业工人,其余的人将进入非农产业就业,而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确保农民收入增加。换言之,造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,也是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。
“森林房产”有望看好
投融资改革更趋完善
最近一段时间,上海绿地集团几次派人到有关部门联系,对即将率先启动的浦江片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作为沪上一家著名的房地产企业,他们的“兴奋点”当然不会仅仅在造林。或许,他们已经预感到一个未来的居住“新概念”:森林住宅。
而企业的这种参与热情,正是政府希望看到的。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建造森林,如何融资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。据上海市农林局测算,目前郊区造林的平均成本在每亩2万至3万元之间。这样,“十五”造林100万亩的投入至少为200亿元。全部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不可能,最佳办法还是走产业化运作之路。
目前,一个关于造林的融资方案已经基本酝酿成熟。上海市农林局林业处副处长许东新透露,政府在造林上的直接投资,将只占总投资的20%左右,更多的将是在政策上鼓励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个人投资。这些政策包括财税政策、用地政策、水电政策等,还将允许投资造林的企业在规划许可的基础上,在林区内建低密度房地产和旅游休闲设施。此外,上海正在考虑建立“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基金”,使资金能够滚动使用。
其实,对于上海来说,这又何尝不是深化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改革的一大机遇?近年来,许多人都惊诧于上海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,而推动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,还是突破了资金“瓶颈”。眼下,随着造林等新一轮城市建设项目的启动,一套具有上海特色的融资新理念正在形成。
有关专家将其概括为“进一引二调四进八”,即在政府投入一小部分启动资金后,引入各区县的投资,再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,还要使用银行贷款和外国投资。这虽然不是严格的比例关系,却反映了上海城市建设市场化操作的基本框架。
从“摊大饼”到“环路皆绿”
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新契机
近几年,用不少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,上海市中心的建设摊子铺得虽大,但总体布局合理,败笔不多。这其中,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恐怕要归于一根看不见的“线”———规划“红线”。而从现在起,在“红线”之外又将多一根“绿线”。两根“线”具有同样的“威严”,任何建设工程均不可“越雷池半步”。
这根“绿线”,指的是上海的绿化规划。这意味着上海城市建设思路正发生重要变化:环境将成为一个优先考虑因素。而“绿线”的引进将由造林开始。现在,上海正抓紧编制“城市
--来源:【人民日报】